【健康科普】手术要安全,术前科学“备皮”很关键
打住!打住!其实,没那么简单,“刮毛”只不过是术前备皮中的一部分。其中门道可是大有讲究,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术前“备皮”的那些事吧!
什么是术前备皮?
术前备皮是手术区域皮肤准备的简称,是指在不损伤皮肤完整性的前提下去除皮肤表面污垢及影响手术视野的毛发。
为什么要备皮?
降低手术部位感染风险:皮肤表面和毛囊里住着庞大的“细菌军团”,肉眼可看不见哟!有效的清洁消毒,可减少皮肤细菌数量,从而避免细菌沿切口溜进体内引发术后感染。
便于消毒:备皮后,消毒剂能更有效地接触皮肤,提高手术部位皮肤消毒效果。
便于手术操作:必要的去除手术部位的毛发,可以更好的显露手术视野为手术创造良好环境,有助于医生更精准地手术操作。
促进伤口愈合:清洁的皮肤环境有利于术后伤口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康复质量。
如何进行术前皮肤准备?
术前皮肤准备应遵循“清洁为主,去毛为辅” 的原则。清洁,才是术前皮肤准备的核心措施!
术前“三步曲”走起!
第一步:皮肤清洁
术前进行全身沐浴和局部擦拭,清除皮肤表面污垢。
1、全身沐浴:对于生活能自理的患者手术前一晚使用温和肥皂或其他抗菌剂进行全身沐浴,特别注意清洁手术切口周围区域。
2、局部擦拭:对于行动不便、精神状态较差或者急诊手术的病人可以采用局部清洁法,以手术切口为中心由内向外进行皮肤擦洗。
第二步:毛发处理
术前去除手术部位及周围皮肤的毛发。
1、术前去除毛发原则:不是所有准备接受手术的患者在术前都要常规去除毛发,只有毛发确实影响手术操作时才需要去除。
2、去除毛发时机:建议在手术当日或手术前一日进行,尽量靠近手术开始时间,避免去除毛发后再次产生污垢。
3、去除毛发的方法:
若需要去除毛发使用非损伤皮肤的方式,再使用传统剃刀刮除毛发那就OUT了!
(1)电动剃毛器去毛法:刀头不接触皮肤,使用双刃或滤网作用于毛发,留下大约0.5mm的发茬,可以有效去除手术部位毛发而不造成皮肤损伤,安全又高效,值得推广应用。
(对毛发茂密的手术首选,如头部、腋下、会阴部等手术)
(2)剪毛法:使用圆头细齿剪刀剪除影响手术操作部位靠近皮肤表面的毛发,并留下约1mm长的残茬,不损伤皮肤。
(对毛发稀疏的手术推荐使用,如四肢、胸腹部手术等)
(3)脱毛法:术前使用脱毛剂去除毛发,无创,使用方便,不会造成划伤或割伤,使用前需提前进行过敏试验,对使用过敏体质者、局部皮肤有炎症、破溃的患者不宜使用。
(对电动剃毛器高敏感或特定部位可考虑,如植皮供皮区皮肤的准备等)
(4)剃毛法:传统的剃毛备皮是采用一次性备皮刀简单剔除表面毛发不仅无助于清除细菌,反而更容易造成手术区域皮肤肉眼不可见的损伤,为外界细菌进入体内建立通道或损伤皮肤成为细菌繁殖的地方,更易导致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因此不建议使用。
(不建议使用)
术前是否去除毛发,手术医生会根据手术需求进行评估,为你量身定制方案,如果必须去毛发,请务自行操作,避免发生皮肤损伤,专业的事情请交给我们专业的医护人员吧。
第三步
皮肤消毒:进入手术室后,医护人员会用消毒剂对手术部位进行消毒,让“细菌军团”灰飞烟灭,这是术前皮肤准备的最后一步。
作为患者,你需要配合什么?
1、皮肤清洁:通常在手术前晚或手术当天早晨进行皮肤清洁,室温在26-28℃,避免受凉,水温适宜在40-43℃左右。皮肤清洁后避免使用过于粗糙的毛巾或布料擦拭皮肤,以免损伤皮肤屏障功能。
2、配合医护操作:去除毛发时保持放松,避免因紧张导致皮肤划伤。
3、保护皮肤:备皮后避免抓伤、摩擦局部皮肤,保持清洁干燥,避免在手术部位涂抹药膏或护肤品等,备皮完毕,更换清洁衣服。
4、特殊情况告知:对脱毛膏、消毒液有过敏或皮肤有破损,需提前告知医护人员。
小细节决定成败,备皮“三步曲”不能小看,规范的术前备皮≠刮毛,科学的术前皮肤准备,要做到“无伤除菌”,让我们一起来守护手术安全的第一道屏障,确保手术顺利和成功。
参考文献:
[1] 秦立鹏,康婧.术前不剃毛备皮方法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47):349+362.
[2]任建安,安友仲,陈超强,等.中国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指南.中华胃肠杂志[J].2019.22(4):301-313.
[3]卫办医政发[2010]187号.《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4]茅一萍,郑军,李雷,等.术前去除毛发原则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5,35(10) .doi:10.11816/cn.ni.2025-250002.
[5]国卫医研函[2025]78号.“感术”行动术前去除毛发感染防控指引.